基层组织建设

平昌县响滩供销社“五强化”着力标杆基层社建设

  • 时间:2016-05-04

  • 浏览:3253

  • 来源:平昌县供销社

  • 作者:何秀平

  • 字号:
  • 打印

  • 分享:

  为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平昌县响滩供销社紧紧围绕“活机制、激活力,建基础、筑平台,拓市场、兴业务,立制度、严规范“工作思路,坚持以发展为主线、以改革为手段、以创新为动力,全面激活内生活力,力争在“十三五”末全面建成标杆基层社。

  一、强化综合改革,创优企业运行机制

  该社从历史和现状出发,立足办社宗旨,调整作为取向,重新定位职能,建立新的运行秩序,推动供销合作社第二次脱胎换骨改造。一是创新发展模式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,改变供销合作社单纯购销作为方式,建立集生产组织、市场组织、服务组织和直接经营相结合的农村市场载体。在生产组织上,广泛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,打造产业经营链,在产业链中发挥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功能;在市场组织上,大力兴办各类经营网络,把系统内外同类经营者引入网络,开展连锁经营,以全新的物流业态开展市场营销服务;在服务组织上,加大投入,以参股或控股的形式,兴办各类服务组织,形成以供销合作社为载体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。二是创新经营模式。按照经营类别设立产品配送调剂和集散中心,与县级龙头企业对接,以房产或品牌为结合点,把辖区同业经营者整合为网络直营店或加盟店,以分购联销和联购分销的方式组织双向流通,变市场直接经营为组织市场经营。三是创新运行模式。按照现代企业标准,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,组织企业规范化运行。建立风险共担投资机制,推行入网业主带产、带资进社,自行解决融资问题,扩大经营投入;建立人才成长机制,推行全员合同用工和企业领导公推直选,以能人效应推动企业发展;建立个人和企业同步成长激励机制,推行业绩、股份、技能相结合的多元分配制度,全面激活企业要素活力。四是创新监管模式。围绕网络运行规则和纪律,依法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,建立制度执行检查和监督机制和平台,营造依法治社环境,加大公平公正执行制度巡查力度,推进依法治社进程。

  二、强化组织基础,营建基层服务体系

  该社严格遵循供销合作社农村三级服务体系模式,坚持“内扩外联、强内促外、以外补内、内外并重”的组织原则,力争把乡镇供销分社全部还原,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到10个,村级综合服务社达到一村一社。一是恢复乡镇供销分社。按照“有机构、有人员、有网点、有业务”的要求,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,采取招商联合、投股合作、加盟整合等方式,创造要素条件,在空白乡镇社区有序恢复供销分社组织,按照新的运行模式组织运行,发挥行业服务功能。二是领办农民专合组织。立足区位优势,通过招商、回引返乡创业、留守人员自主发展等渠道,选准项目带头人,引领农户开发农业产业项目,供销合作社主动参与进去,领办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,开发产品资源。大力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,争取资金,升级改造专业生产设施,提高规模生产能力。同时,在片区发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,把同类组织整合起来,健全规则,严肃纪律,加强管理,提高产业经营水平。三是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。坚持在行政村居中地带、人口密集区、新兴产业园区等地,综合运用独资、合作、加盟等方式,兴办社区综合服务社,把行业功能引向农村最前沿。对供销分社组织薄弱的乡镇,在乡镇兴办综合服务社总部,履行组织管理职责。

  三、强化网点建设,构筑行业作为平台

  该社按照总体发展规划,大力实施各类市场工程项目,优化建设方法,多元化、多样化推进农村三级网点建设,力争五年改造和增建经营服务网点达到100个。一是适应发展建设网点。满足农民生产、生活基本需求,全面恢复传统主打业务经营,坚持以独资或控股合作的方式,在片区建设网络载体、乡镇骨架和乡村终端网点,重点构建农副产品收购、生产资料技物服务网点。二是适应网络建设网点。对接县级经营网络,大力整合片区市场经营秩序,按照龙头企业网点布局规划,在系统内外选择符合条件的经营者,严格专业网点资质把关,采取参股投入的方式,与龙头企业共建烟花爆竹专营店和再生资源回收店。三是适应需求建设网点。满足农民群众需求对网点“全”与“专”、“便”与“惠”的要求,大力营建“一站式”服务网点。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,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建设综合超市,建成农村商贸服务中心;采取加盟合作的方式,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,建设1至3个社区综合服务社。

  四、强化市场开发,拓展经营服务空间

  该社树立抓购加销业务就是抓功能服务理念,坚持一切服从业务、一切为了业务的价值取向,紧跟市场变化完善分类经营责任制,落实组织领导,充分利用网点分头攻坚,各个击破,推动每个经营项目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发展,力争年平增长保持在两位数。一是加强网络对接,拓展直营业务。农副产品购加销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按照大宗统营、小宗放活的经营策略,对生猪、粮油、规模农业产业项目等大宗产品,完善分购联销经营责任制,按照产出时间灵活收购方式,保证产品入库量;加强产品挑选和加工的组织,落实按件计酬制,保证产品及时分类和转换;强化推销队伍,落实价内分配制,组织产品对外远销和对内入网上市。生产资料、烟花爆竹按照对接龙头、网络运作的经营思路,严密掌控辖区市场信息,平衡需求,优化网络环节分配制度,配合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辖区市场、理顺经营秩序,指导社有各级网点淡季合理储备、旺季便民配送、优质开展农资技术服务,对龙头和农民双向负责。二是加强阵地延伸,抓实合作业务。工副食品和各种服务业务,按照农村三级服务体系布局,充分利用资产和品牌资源整合系统内外网点,落实目标管理经营责任制,统一门店形象、统一业务管理制度、统一行业服务规范,以入股、加盟、联营等方式,大力开展合作经营,扩大经营阵容,广泛开展便民活动,提升市场份额。三是加强领地开发,培育新型业务。健全新型业务开发机构,充实力量,加强组织领导,统筹谋划新型业务。土地托管业务加强“响滩镇长梁村3000亩花椒项目”的洽谈,争取在本年进入实质性运作。农村互助金融业务一手抓要素条件创建、一手抓政策争取,争取在本年取得经营资质,投入正式筹建。

  五、强化制度建设,严格规范企业行为

  该社坚持用依法治国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指导企业制度化建设,以宪法和各种适用法律为准绳,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、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,推进依法治社进程,促进企业标准化运行。一是健全议事决策规则。完善党支部、理事会、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会议制度、议事决策规则及程序,严格审定会议及决策议题,坚持会前广泛调研、充分准备,会中周密论证、周全决定,会后精心组织、全程引导、密切关注、及时纠偏,保证企业决策质量和效果。二是健全工效考评规则。制定组织领导、行管职能、岗位工作等工作标准和规范,量化目标任务,明确考核要素和比重,落实职责,制定考评方法、措施和奖惩标准,按时检查进度,考评成果,落实工效挂钩,使每一项工作进展和效果都在掌控之中,以岗位、环节和局部显著的成效助推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。三是健全经管行为规范。围绕业务、财务、人事三条主线,建立和完善企业运行制度体系,健全专项责任管理制度和与之相应的职能管理规范,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,在修改完善中指导企业正确实践,推动企业良性运转。同时,健全职工民主监督、社会公众监督、党政组织监督制度,全面公开党务、社务、财务,接受监督,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,严格规范企业行为,把依法制企的规定落到实处。